【聯合報╱黃昭彬/國小教師(台中市)】 2009.02.22 04:00 am

標明顏色的部分是我自己的經驗與看法
拜讀聯合報廿日李家同教授「英作文兩萬多顆蛋的背後」一文,
雖表贊同,但卻也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我的學校不屬於偏遠學校,但學校連為每個教室添購一部
市價一千多元的手提音響都沒有經費,遑論其他輔助英語學習的器材;
至於偏遠地區的學校,更不敢想像他們的處境。
連CD都無法正常播放的教室,可以做到聽、說、讀、寫?
Father、Mother不會拼有什麼稀奇?
在我任教的班級中,一位剛來自偏遠地區的五年級女生,連時鐘都看不懂。
以我們也算偏遠地區來說   這一點已經漸漸的補足設備當中


社會地位居於國內金字塔頂端、得台灣英才以教之的李教授,
這種情形您知道嗎?走訪了幾所偏遠的國高中,您就真的了解國內的教育環境?
您可曾見過一個國小想要充實英語書箱,卻連兩萬元都籌不出來的窘境嗎?
為了充實孩子的閱讀能力,又怕觸犯著作權法,不敢影印書本,
只得由英語教師撰寫文章充當課外讀物的慘況?
這個情況我想許多學校都有    就要看校長的人脈夠不夠籌到錢

多元入學,真的是給孩子更公平、更多元的求學環境?
有錢有勢的人家,送孩子出國遊學、讓孩子參加各類體驗營,
以求日後爭取甄試入學。
窮人家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機會,只有一周一至兩節的英文課,
只有課堂上教師給他們的知識,他們學習的不足,
當然就很有可能成為那兩萬多個蛋的得主。
這個我想大家都知道的情況    階級複製已經悄悄在台灣形成

沒有錢、沒有工作的家長,在現今的多元入學制度下,
有辦法為提升孩子的程度而努力嗎?
一個孩子要學好英文,家長一個月要花多少錢請家教、上補習班才算合理?
一個孩子為了甄試而參加的各類體驗營,家長一個月又要省去多少家中的開銷,
才算足夠?這些一般受薪階級負擔得起嗎?
低收入或偏遠地區的家庭又負擔得起嗎?
稱台灣的教育是貴族教育,真是毫不為過,這種現代式九品官人法,實令人擔憂。
不過現今社會就是如此    到是我們這邊有補助課輔班   可是又如何  
只是照顧小孩有寫功課而已   因為在這裡光達到小孩有寫功課就很不容易了

我們的教育當局重視的不在孩子受了多少教育,而在孩子受了多少體罰;
教育部也從來不問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認真老師,
而只是努力尋找用心做資料以通過教師分級的資料老師,
這樣的制度真的足以教出優秀又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嗎?
今天我們也許為了學測英文科這兩萬多個蛋而心驚,
但卻又有多少人為了那些連高中都無法就讀的孩子而心痛?
Father、Mother不會拼的孩子固然令人憂心,
但是連時鐘都看不懂的孩子更令人傷心,不是嗎?
身為老師我老實的說   如果真的教育評鑑 我也是會把心力著重於整理資料
因為我也是個平凡人 我也是有生活要過 有家庭要養
要我拋下飯碗不管 仍然專心於教育工作   抱歉...我不是聖人...

台灣的教改方向如果是真的正確,何以造就出如此多的高學歷文盲?
又何以一次的學測就產生這麼大的震撼?難道一周只上一或兩節英文課
就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大家都知道不合理,
但我們國家教育政策卻將之奉為圭臬。
要求良好的教學環境,當局卻年年刪減學校相關的預算。
要求教育向下紮根,一個國小一年的經費
卻遠不如一所國立大學一個圖書館半年的經費。
口口聲聲基層的教育重要,卻將基層的教改
交給幾乎從來不接觸小學生的教授負責而忽略基層教師的心聲。
這樣的教育制度真的是為了讓孩子進步?
關於教授是否真的對於教育制度有幫助   我相信還是有   只是不多
畢竟面對大學生只要不合意就可以當掉的教授   
怎麼樣要他相信教小鬼的難處
他怎麼了解光要讓小孩守規矩上課就必須花掉大半時間與心力
尤其是經過能力篩檢的大學生   
教授怎麼體會全部素質不均的小學班級如何教


所以結論是   如果政府不重視教育 就多蓋點監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認真揮霍每一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